更新时间:2025-09-06 04:03:50
首发于“酷儿电影”公众号 近几年“全职儿女”火了,网上对这个群体的定义是:年轻人褪去了“学生”的身份,又尚未被工作赋予“社会人”的标签,回到家中备考或是找工作,变成“全职儿女”。
而一部泰国电影中有个叫阿安的无业年轻人则将目光对准了自己的姥姥,准备搬到姥姥家去当她的“全职外孙”。
2024年4月4日该片在泰国上映,成为泰国2024年度票房冠军;8月23日在中国上映后,创泰国电影在华票房第二高纪录,口碑更是达到了豆瓣8.8的高分。
它,就是这部《姥姥的外孙》。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气质却很复杂:既有祖孙亲情的感人,又有亲人间利益至上的算计;既有家庭成员短暂的团结,又有个体维护自身利益的分裂;既有普通东亚生活的温馨,又有撕开真相的残酷。
出身泰国华人家庭的无业年轻人阿安看到堂妹因照顾病重的爷爷而继承房产后,也对身患绝症的姥姥动了心思,计划复刻堂妹的“致富之路”获取百万遗产。
于是,阿安风尘仆仆地赶到姥姥家想要开展致富计划,准备“攻陷”姥姥:凭记忆中对姥姥的了解,带了她爱吃的牛杂,结果姥姥因为信观音菩萨早就不吃了;姥姥要泡茶拜神,他直接把水放进微波炉里热一下就拿了出来,惹得姥姥生气直接把他赶了出来。
被姥姥轰出来后,阿安来找过来人表妹取经,毕竟在当时的他看来,照顾老人是件既轻松又赚钱的活。没想到还没正式上岗,就遭到了滑铁卢。所以他不解地问表妹“为什么爷爷会选你呢,你只是个外孙女?”
表妹从自己照顾爷爷的经历问阿安:“你知道老人真正想要的,但儿孙们又给不了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时间啊。”
阿安:“但我和姥姥已经呆了一天了。”
表妹:“你在姥姥家有没有闻到什么味道?”
阿安:“老人味吧。”
表妹:“那说明你们在一起的时间不算长,你得待到闻不到那个味才行,我连姥爷的尿都不嫌臭。”
表妹的这番话算是对阿安“正式上岗”的启示,但还不足以让他完成从“利益”到“真心”的转变,只是祖孙二人重新链接的起点。
当阿安重新入住姥姥家,导演开始发力,将生活细节缝进祖孙二人相处的日常,在外力与内力的交织下,一点一滴的了解中两人的情感浓度逐渐加深。影片也就是从此刻开始,以阿安的视角拼凑出姥姥的一生以及一个普通东亚家庭的全貌。
三个儿女中经济条件最好的大舅,对姥姥几乎是零付出。当姥姥提出想趁着全家人都回来玩牌时,他以送女儿去补习班为由拒绝,只扔下一句廉价的关心“妈,你现在还会肚子疼吗。”
祖孙二人和大舅一家去寺院祈愿,大舅一家三口没人提到姥姥;姥姥却写道“希望我的每个儿女身体健康,金玉满堂,外孙找到一份好工作。”
两张祈愿卡放在一起对比的镜头,真实又直白地道出姥姥的处境:姥姥心里装着全家,可几乎没人把她放在心里。负债的老舅更是会趁着姥姥不注意把她放在橱柜的零钱偷走。
漠不关心的大舅和吸血啃老的老舅对待姥姥的态度对阿安来说就像是一股外力,让他对姥姥的生活有了实感,而这些外力会进一步转化成内力,促使他想真心对姥姥好。
片中几处祖孙二人间的谎言巧妙地勾勒出两人情感的变化:
阿安第一次对姥姥说谎是在他找到偷钱的老舅,把爷爷留给自己的纯银腰带送给他让其去还债,回家后却对姥姥说没找到老舅。
这次说谎和影片开头阿安面对姥姥“为什么突然要搬过来和她一起住”的询问如实回答形成了对比;当时的阿安虽然秉持着“姥姥有知道自己生病真相的权利”不假,但没有考虑姥姥的感受也是真。如果说最初阿安来照顾姥姥多是利益出发,真心不多,那么此时的他已经不忍心姥姥再为舅舅的所作所为伤心。
而姥姥对阿安的一次说谎则是一以贯之对外孙的包容与慈爱。阿安在第一次去姥姥家照顾她时,就已经把姥姥的老宅挂到网上准备出售。某天当有人上门询问时,姥姥从对方口中得知是阿安做的,当阿安问起时,她只是平淡地对他说是来找老舅要债的。
姥姥从始至终都清楚阿安为什么会来照顾自己,阿安的种种转变她也都看在眼里;可以说祖孙二人的情感越深,电影后半部分的高潮也就是阿安对姥姥质问的片段就更有张力,也更近乎于是一种拷问。
当阿安看到姥姥把房子留给老舅时,他再也忍不住情绪爆发了。因为在阿安看来,他用心照顾姥姥,舅舅却啃老不孝,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姥姥最后将房子留给了他。他期待的是“我对你真心相待,你也能同样待我”。影片也借着阿安的口抛出了“我在你心里排第几?”这个核心问题。
可姥姥又在其他人心中排第几?
她用心照顾父母,最后父母将房产留给了大哥,大哥从此飞黄腾达,自己却因为“女儿”的身份什么也没得到;因为想给自己买块墓地钱不够,来向大哥求情,却被对方无情轰出家门;就连现在看起来最真心的阿安,最初也是抱着谋取利益的心态来到姥姥身边;更不用提两个舅舅对待姥姥的态度。
影片中姥姥几乎没有哭过,这就是这部电影克制又厉害的地方--只要稍微想一想姥姥在其他人心中的排名,就足以窥见姥姥坚强、付出、辛苦、奉献的一生。
如是这般,在遗产的分配中,我还是能看到姥姥为儿女考虑的深远算计:老三一身负债,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姥姥选择把老宅留给他;老大的条件最好,所以没有给他留下任何家产;从阿安小时候就给他存钱,也是在为丧夫独身一人抚养阿安的女儿减轻负担。
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姥姥说她自己也不知道,只是对女儿说:“我最希望你在我身边。”那是姥姥对女儿从小心疼自己,帮着分担家中重担;想带她做身体康复,就把在超市的白班调成了晚班最真实与本能的反馈。母女间心照不宣的默契,对彼此处境的理解,都藏在了姥姥这句朴素的话里。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在想,如果电影的主角从“姥姥”变成了“姥爷”,将会是怎样的故事走向?也许会是“菊次郎的夏天”式的温情治愈,也许会是“普罗旺斯的夏天”式的以爱和解、化解矛盾,相信会同样地动情感人。
很欣喜导演选择了让“姥姥”作为电影的主角,她作为女性生存独有的课题与困境、那些隐性又绵长的痛又多了一次被人看见的机会,也有了被“阿安们”治愈的机会。
最后,愿每个姥姥都有真心的阿安相伴,愿每个姥姥都能被温柔以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你那边几点?悠思-幽思
下一篇:丞磊新剧程敖人设观后感